註冊證書
ABUIABACGAAg443AmQYogdPc1gEw9gw4pBI
淘寶網店
ABUIABAEGAAg35DAmQYon7jWowUwjAE4jAE
圖書詳情
宗教社會學視角下的佛教與現代性
宗教社會學視角下的佛教與現代性
書 名: 宗教社會學視角下的佛教與現代性
作 者: 黎安 著
出 版: 香江出版社
版 本: 內容以簡體字排版
規 格: 32開,275頁
書 號: 978-988-74040-1-9
版 次: 2019年7月第1版
印 次: 2019年7月第1次印刷
定 價:
HK$39.80
圖書詳情


作者簡介


  黎安,男,1972年生,浙江杭州人。1994年畢業于北京科技大學,獲機械專業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獲得社會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在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任教至今。2013年獲得中山大學宗教學博士學位。2017-2018年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社會福利思想,宗教社會學,社會問題。


導論


  宗教與現代性之間的關系問題是宗教社會學研究的核心關注點之一。宗教社會學奠基人之一韋伯建立了以「理性化」爲分析主線的宗教理論,以此來分析包括佛教在內的各大宗教和現代性之間的關系。上世紀70年代西方宗教社會學界發生範式變革,占主導地位的世俗化範式受到質疑和反對,出現了三種超越經典世俗化理論的範式。20世紀東亞佛教地區的社會現代化進程日新月異,佛教的現代性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臺灣人間佛教運動的興盛,被認爲是佛教現代性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

  本書的核心問題是借鑒這些宗教社會學的最新範式、方法與理論,通過對近現代人間佛教運動的梳理,進而分析中國社會的現代性發展與佛教變遷之間三個層面的動態關系問題:一,佛教氣質和社會現代性發展之間的關系;二,社會現代性發展過程中對佛教施加的外部影響;三,佛教自身的變遷和對社會現代性發展的反作用力。以此爲基礎,重新審視韋伯宗教社會學中的佛教理論,並探討國外研究範式研究中國宗教現象的制度背景、方法論和理論適用性問題。

  本書的行文脈絡是,首先提出問題,並進行了相關理論和文獻的綜述。接著梳理了宗教社會學的理論和範式變革,介紹本書采取的方法論和研究方法:科爾曼的「系統行爲內部分析法」及其詳析模式。在此基礎上,通過對人間佛教運動的誕生、發展、教理和實踐等多方面的考察與分析,得出三個方面的結論:

  第一個方面是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和方法論,同西方社會現代性發展與宗教變遷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使用這些範式和方法論研究中國宗教問題時,必須認識到其局限性和適用性,要注意辨析其潛在的理論假設和所處的制度背景。

  第二個方面是以人間佛教運動爲例,分析佛教和現代性關系問題。首先,本書用「系統行爲內部分析法」詳析了人間佛教運動變遷的機理。第二,在這基礎上,提出研究中國佛教現代性問題時需要考慮的三個制度背景。第三,總結出佛教現代性發展呈現的六大特征。第四,佛教本身包含現代性因素,其現代性社會功能的發揮之所以受到遏制,是因爲受到客觀社會環境的制約,韋伯佛教觀的誤判恰恰源自其忽略了中國現代性的社會環境背景。第五,分析了佛教現代性發展的一些可能性。第六,最後回答了相關文獻研究的熱點問題。

  第三個方面是對韋伯宗教社會學理論的重新審視。韋伯的宗教社會學和佛教觀,在提供了衆多洞見的同時,也有很大缺陷:第一,韋伯的時代局限性;第二,歐洲中心主義立場;第三,對宗教多元主義的看法有誤;第四,對個人「宗教性」估計不足;第五,過分強調了宗教的經濟倫理作用,低估了其他宗教倫理和現代性之間的甚深關系;第六,韋伯宗教分類學的偏差;第七,韋伯低估了佛教的入世訴求;第八,韋伯低估了神秘主義和出世這兩個特性在維持「宗教性」方面的重大價值。

  文章最後是結論:中國的現代性發展,有其自身的路徑特點。臺灣人間佛教運動可被視爲是文化複興、民間社會崛起和社會運動浪潮中的一環。加上佛教本身與西方宗教的不同之處,這使得人間佛教的現代性變遷在很多層面呈現出不同于西方的特色:譬如建魅、社會化和組織化等,同韋伯和經典世俗化理論的論斷有較大差異。人間佛教運動作爲社會現代性發展的一部分,既受到社會現代性發展的激勵和制約,又爲其提供引導,二者之間呈現出複雜的互爲因果的關系。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韋伯論佛教與現代性

  第三節   人間佛教相關文獻綜述

  第四節   關鍵詞定義

  第五節   行文邏輯和論述框架

第二章   方法論和分析模型

  第一節   宗教學研究的範式革命

  第二節   宗教社會學研究的理論變革

  第三節   佛教研究的路徑

  第四節   個體主義方法論和詮釋社會科學

  第五節   系統行爲內部分析法及其詳析模式

第三章   人間佛教運動簡史

  第一節   太虛和「人生佛教」

  第二節   人間佛教運動的發展

  第三節   人間佛教運動的興盛

第四章   人間佛教運動的現代性變遷分析

  第一節   人間佛教運動詳析模型建構

  第二節   對人間佛教運動現代性變遷的詳析

  第三節   進一步的分析與總結

  第四節   兩岸三地佛教組織架構梳理

第五章   宗教社會學視角下的佛教與現代性

  第一節   宗教社會學視角下的佛教氣質

  第二節   中國佛教現代性發展的制度背景

  第三節   西方宗教社會學概念和理論的適用性

  第四節   佛教現代性發展的社會學特征

  第五節   對韋伯佛教觀的初步辨析

  第六節   入世還是神秘?佛教發展前瞻

  第七節   對相關研究文獻觀點之討論

第六章   對韋伯宗教社會學理論的省思

  第一節   後期學者對韋伯宗教觀的發展與批評

  第二節   韋伯宗教社會學的洞見

  第三節   韋伯宗教社會學和佛教觀的誤判

  第四節   韋伯的宗教消亡論和對其的省思

  第五節   宗教社會學本土化範式初探


結語


  最後總結一下本書三個方面的結論。第一個方面是西方現有宗教社會學理論、方法論和範式應用到研究中國宗教問題時的適用性問題。「發源于歐洲成長于歐美兩地,社會學與西方世界差不多是兩位一體的事物。」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更是建立在對歐洲現代性和基督教變遷的理解和研究之上。正因爲如此,幾乎所有的西方宗教社會學理論與研究範式,在拿到中國運用時,必須考慮其適用性。

  第二個方面是佛教和現代性關系問題。中國社會的現代性的發展有與西方截然不同的特性:一,中國是後發外生型現代化,而西方是原發內生型現代化。二,傳統中國是一個政教合一的世俗政權,政主教從。而傳統西方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神權社會,宗教占統治地位。三,中國宗教發展的起點、發展路徑、形態和終點,不同于西歐宗教,甚至相反。這三個不同點的影響,加之佛教自身的特性,導致佛教的現代性變遷呈現出六個社會學特征:一,社會宗教性的複蘇,社會「祛世俗化」,佛教呈現複興態勢。二,佛教的社會功能重建,呈現出佛教社會化的態勢。三,制度化的官方佛教機構影響力日漸式微,而民間佛教在保持其私人化和離散化的基本特征的狀態下,呈現出組織化態勢。四,佛教的入世和出世同步發展。五,佛教的神秘和禁欲同步發展。六,佛教的祛魅和建魅同步發展。由此可見,佛教本身包含現代性因素,其現代性社會功能的發揮之所以受到遏制,是因爲受到客觀社會環境的制約。

  第三個方面是韋伯佛教觀的誤判。韋伯的宗教社會學和佛教觀,在提供了衆多洞見的同時,也有很大缺陷:第一,韋伯的時代局限性,第二,歐洲中心主義立場;第三,對宗教多元主義的看法有誤;第四,對個人「宗教性」估計不足;第五,過分強調了宗教的經濟倫理作用,低估了其他宗教倫理和現代性之間的甚深關系;第六,韋伯宗教分類學的偏差;第七,韋伯低估了佛教的入世訴求。第八,韋伯對宗教中神秘和出世這兩個特性完全負面的評價,使其低估了神秘主義、宗教體驗和出世在維持宗教和社會「宗教性」方面的重大價值。

  總之,本書認爲,中國的現代性發展有其自身的鮮明特征。除了工業化、城市化等相似之處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文化(包括宗教)的複興和公民社會的興起,和由此導致的社會運動浪潮。而人間佛教運動可被視爲是整個社會運動中的一環。加之佛教自身與西方宗教的不同之處,這使得人間佛教的現代性發展在很多層面呈現出不同于西方宗教的特色:譬如建魅、社會化和組織化等,這同韋伯的經典世俗化理論的論斷有較大差異。關于人間佛教的變遷和社會的現代性發展之間的關系問題,如同上一章西方學者對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的批評與修正一樣,人間佛教運動作爲社會現代性發展的一部分,既受到社會現代性發展的激勵和制約,又爲其提供導引,二者之間呈現出複雜的互爲因果的關系。

  余英時在「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一文中指出的:「二千三百年之間,只是架漏牽補過了時日。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嘗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間也」。 即便如此,余英時還能找到儒家影響中國文化和政治的曆史片段,譬如儒家關于人類尊嚴的理念已經轉化爲帝王的法律行動。作爲一項制度﹐蓄奴不被儒家認爲是合法。 相較之下,佛教對傳統中國社會的實際影響力式微,甚至還不如儒學。當下大陸社會由于缺乏宗教的社會整合與教化作用,隨著社會現代性的發展,社會行動缺乏道德底線,整個社會道德匱乏的情況愈演愈烈。

  美國社會學家賴特指出:「在二十世紀末年,宗教變成了變革世界中生機勃勃的動力。在充滿競爭的社會中,人們不僅努力消除其腐敗的、效率低下的體制,而且試圖找到能夠維持其生存的選擇。在這種探索過程中,宗教爲其提供了思想、本體、合法性及深層結構。從變動的角度看,佛教在東亞,天主教在東歐、拉丁美洲和菲律賓,錫克教和印度教在印度,猶太教在以色列,已轉變成爲人們確定奮鬥目標和進行社會動員的信仰。」宗教市場理論的研究表明,宗教的興盛或者衰亡,事實上根植于每一個信仰提供者和追隨者的選擇和行動之上。而本書,正是致力于研究佛教徒的信仰所帶來的行動及其導致的社會後果。

  孫中山曾有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這所謂世界潮流,事實上就是西方宗教革命和文藝複興後,興起的社會現代性和現代化浪潮,這一浪潮對傳統的強大沖擊,對社會所有層面的深刻轉變,從西方席卷整個世界。宗教包括佛教的變革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子集而已。參照臺灣等地區社會變遷的實際經驗,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展,異質性增強,政治寬松,將會帶來社會成員個性的覺醒和文化的複興。未來大陸是否會迎來一個文化複興和信仰重建的時代,屆時佛教和其他思想文化一起,將爲這塊古老土地上的人民提供何種信仰、道德、價值、倫理和人生觀的引導,我們不妨拭目以待。